21级师大学员姜晓婷以336分的优异成绩为升本画上了完美的句号,同时凭借自己的努力,荣获小米SU7。

遗憾错过的高三冲刺,曾让本科的梦想一度蒙尘,但人生的风雨总有停下的一刻,在成为满分自己的过程中,她也终于迎来了她的晴空万里。

成绩公布后,我的父母比我高兴。

许是我已有这样的心里预期,但我明白,父母开心的原因不是我考了第一名,而是那个一直需要他们小心翼翼庇护的女儿,这次似乎自己撑起了一片天。

我的升本过程绝不仅是收获了336的成绩,而是一次我对既定命运的有力反击。

和多数升本人相比,我可能有些不同,我并没有经历高三冲刺期,高二时休学一年,重回高三是离高考最后一个月时,高考体检如约而至,我才恍然惊醒:要高考了。

结果并不难预料,我落榜了。

那时别扭敏感的我,对他们一向认为的专科刻板印象嗤之以鼻,我执拗地认为:专科怎么了?在专科我也能学到傍身的本事。可误打误撞录取的专业,周围并不容易剔除的松散环境,还是让斗志满满的我碰了壁,我发觉我好像把自己的路走窄了,我引以为傲的向上心在专科似乎并不奏效。

怎么办?我的人生还有转变吗?

就在这时,我无意从同学口中得知了统招专升本:可以获得和高考时一样的全日制本科,也是这次,我从同学亲身经历的对比中,选中了在管理严上出圈的师大,随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我想,这次绝不能再与本科擦肩而过。

最初来到线下时,在看到满满当当的课程安排后,我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来,但接下来的几周里,一种久违的充盈感慢慢冲淡了懒散与担忧的情绪,我开始享受这种脚踏实地向前走的状态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升本搭子,人生中所缺失的高三集体奋斗的时光,似乎在师大得到了弥补。

一模前我极其紧张,生怕成绩不尽如人意,但意外的是考的还不错,可在我看到一模考试第一名363分的成绩时,刚刚建立起的自信心瞬间泄气,还要怎么努力才能追上这几十分的差距?我打开成绩单,一栏一栏进行对比,我想尽快弥补这些差距。

然而,这样的对比也让我渐渐产生了一种隐形的压力。二模后,我考了高数二的第一名,成绩出来几天后,某个课间身边的同学无意间对我说了一句话:“同桌,你最近都不笑了”,我才意识到,一味的向外对比好像让我渐渐迷失了自我,我其实不必当一个满分的第一,我只需要成为满分的自己。

这样的心理暗示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,你看,最后取得的成绩,我也只从中看到我战胜了自己,而不是其他人。

就在我以为我打败了所有的困难,终于能如愿以偿摘得星星的时候,距离考试最后一个月时,因个人情感的变化和考试一步步逼近的紧张感,我变得无法静下心来吸收知识。

我努力压下杂乱的情绪,这样一遍遍的尝试并不易,但又隐约感觉这可能是升本对我设下的最后一道关卡了,迈过去,这次真的要接近终点了。

最后一小段时间因考试地点在家的缘故,我将战场搬至家中,为了保持长久的专注度、避免再次陷入情绪的漩涡,我七点爬起床开始学习,一直坐到晚上十二点,午饭是不吃的,我怕突然停下来,会一遍遍徒劳地多想。

最后这段时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,升本过程不仅是知识丰富的过程,也是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验。

我的升本之路,可以说是被爱我的人和无数个感动瞬间堆砌起来的,它们填充了框架的内里部分,助力我一次次成长为现在的自己。

成绩结果公布时我在外地,从父母异常雀跃的语气中我能感受到他们比我更开心,他们说:“第一次感觉到我长大了”。

是啊,那个高中时脆弱不堪的女孩,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。

除却父母,班主任老师成为我这一路最为坚定的支持者,她不仅在学习上为我纾解压力,在一些人生建议上也给予了我极大帮助。记得一次状态不佳时没有去上课,她直接找到了我,一开口并没有责怪为什么没有去上课,而是用耐心的语气先关注我的情绪状态,以过来人的角度对我进行疏导。

不只这一次,每次她安抚我的情绪后,都像是把孤零零的一个人领回家,让我体会到被巨大的柔软瞬间包裹。

这一路还有无数个感动瞬间,一天课程结束后路过拐角,惊喜地看见一棵圣诞树立在那的时候;在晓雨老师课堂上看到学长学姐为我们录制的真诚建议的时候……

正是以上这些不可或缺的丝线,才促使我织就了走向终点时的完美战袍。

你无法拒绝,人生就是包含着各种苦涩、错位、委屈与不如意,而这样的人生终究要迫使你面对自己的自卑和软弱。专升本可以说是我人生前半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我也曾抱怨为什么总是遭遇各种不顺畅,但在我一遍遍重新站起时,原来命运早已做好了计算。

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样,从时间和经历中沉淀下一份从容的自洽,在人生的每个夏日时刻,都拥有直面生活的底气。

无论怎样,请记住:雨会停,你想要的未来也会如约而至。